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4:23    次浏览
这是一则学术版“劫富济贫”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名为Sci-Hub的网站如何绕过了出版商收费,实现超过5800万篇学术文章免费下载,并且“活”到现在 Sci-Hub 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?看看这位知乎网友的评价: 其他不说,看网站首页的介绍,第一感觉像点进什么恐怖分子的网站,挑战法律挑战知识产权,看完所有介绍就有想给它捐赠的冲动,太**不容易了 再看看实际案例:在Springer 数据库中,这篇讲述亚洲人鼻整形的文献需要34.95欧元,相当于人民币298元! 同一篇文献在Sci-Hub网站打开,原文一键下载,拿走不谢! Sci-Hub 的创建者名叫Alexandra Elbakyan,是一位在俄罗斯工作的哈萨克斯坦女科学家,她是一名软件件开发工程师,同时也是一位研究神经生物技术的学者。当年还在哈萨克斯坦做研究的Elbakyan 和所有做科研的工作者一样,需要阅读查看大量的文献以便开展自己的项目,但是,要从几大学术期刊出版商JSTOR、Springer、Sage、Elsevier 等旗下的网站获取论文,平均每篇需要32美元!用Elbakyan自己的话来说“如果没有那些分享盗版论文的共享网站,我根本无法做研究”。也正是基于自身的痛点,这位学霸开启了研发自动免费获取文献方法的道路。Sci-Hub 就这样横空出世了,首页输入DOI、PMID或数据库网址,即可获得全文。网站上线于2011年9月5日,最初的域名为Sci-Hub.org,并迅速在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基斯坦、伊朗、中国、俄罗斯、巴西等国家(主要是发展中国家,原因请自行领悟)广泛传播应用。其获取文献的机制主要有2个方面:对于申请的文献,首先从LibGen(俄罗斯一家教育书籍和文件存储库)查找获取,如果该数据库内没有,则利用捐赠者提供的学术机构代理账号进入各大出版商数据库,获取文献并存储于LibGen,以便下次有申请时可以直接获取。一举绕过了出版商的收费!没钱赚了,于是出版商按捺不住了。2015年,Elsevier 起诉Sci-Hub 侵权。该起诉使得Sci-Hub被迫封闭“sci-hub.org”这个域名。然而它并没有“死掉”,转而走上了一条采用多个域名,封了就换的道路,其他域名包括但不限于“.bz、.cc、或.ac等”。Elsevier 的起诉最后也无疾而终,因为Sci-Hub 是俄罗斯网站,Elsevier 本人也远在“战斗民族”,美国的法律根本“管不着”。。。据Sci-Hub 2016年2月发布的信息称,网站每天收到超过20万条的下载申请。Sci-Hub 目前仍然备受争议,一方面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个体对它的行为举手赞成;另一方面,一票出版商则对其咬牙切齿。对此Alexandra Elbakyan 回应:“如果Elsevier 要关闭我们的项目或者强行‘黑’我们,这就意味着他们认为普通大众没有获得知识的权力!”文章编译自Wikipedia上一张Alexandra Elbakyan 的小照片 图片来源:Wikipedia图为2010年Elbakyan 在哈佛大学演讲,瞧这娃娃脸和小眼神在Sci-Hub 首页,她放了一句话'…to remove all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'——“清除科学道路上的一切障碍”所以,最后的最后,只想问一句:你知道怎么一键获取文献了吗?也许你支持Alexandra Elbakyan 和她创办的Sci-hub网站,又或许你无法赞同他们的行为,不论如何,“清除科学道路上的一切障碍”值得深思。医美圈一直致力于推荐优质学术资讯,愿在繁杂的信息流中,为你带来更多客观明朗之声。